Nacos框架与原理之Nacos的参数

目录
  • 1.命名空间
    • 1.1 命名空间用法
    • 1.2 注意事项
  • 2.分组名
  • 3.服务名
  • 4.保护阈值
  • 5.服务路由类型
  • 6.权重
  • 7.临时实例
    • 7.1 临时实例 VS 持久化实例
    • 7.2 实例类型设置
    • 7.3 注意事项
  • 总结

前言:

Nacos 中的参数有很多,如:命名空间、分组名、服务名、保护阈值、服务路由类型、临时实例等,那这些参数都是什么意思?又该如何设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盘它。

1.命名空间

在 Nacos 中通过命名空间(Namespace)+ 分组(Group)+服务名(Name)可以定位到一个唯一的服务实例。

 命名空间(Namespace):Nacos 服务中最顶层、也是包含范围最广的概念,用于强制隔离类似环境或租户等场景。Nacos 的服务也需要使用命名空间来进行隔离 命名空间在 Nacos 控制台的一级目录里可以找到,如下图所示: 

 在服务列表中也能看到命名空间的身影,如下图所示: 

1.1 命名空间用法

命名空间默认为 public,在项目开发中,如果不指定命名空间,那么会使用默认值 public。官方推荐使用运行环境来定义命名空间,如生产版本可使用 public,开发版可定义为 private。 在项目开发中,可通过配置“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namespace”来定义命名空间,如下图所示: 

1.2 注意事项

命名空间在使用前,必须先在控制台新建命名空间,如下图所示: 

如果在控制台没有新建命名空间,直接在项目中使用的话,是不能将服务成功的注册到 Nacos 中的,如下在项目中配置了一个未新建的 dev 命名空间,如下图所示: 

然后启动项目,此时会发现,在 Nacos 控制台的服务列表中一直刷新不到任何服务实例,如下图所示:

2.分组名

分组名(Group):Nacos 中次于命名空间的⼀种隔离概念,区别于命名空间的强制隔离属性,分组属于⼀个弱隔离概念,主要用于逻辑区分⼀些服务使用场景或不同应用的同名服务,最常用的情况主要是同⼀个服务的测试分组和生产分组、或者将应用名作为分组以防止不同应用提供的服务重名。 分组名在 Nacos 控制台的服务列表中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 

分组名默认为 DEFAULT_GROUP,在项目中可通过“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group”来设置,如下图所示: 

此项可省略,省略时的默认值为 DEFAULT_GROUP。 分组名可以直接在项目中使用,无需像命名空间那样,在使用前还要在控制台中新建,设定了分组名之后,刷新服务列表就可以看到新的分组名称了,如下图所示: 

3.服务名

服务名(Name):该服务实际的名字,⼀般用于描述该服务提供了某种功能或能力。 通常推荐使用由运行环境作为命名空间、应用名作为分组,服务功能作为服务名的组合来确保该服务的天然唯⼀性,当然使用者可以忽略命名空间和分组,仅使用服务名作为服务唯⼀标示,这就需要使用者在定义服务名时额外增加自己的规则来确保在使用中能够唯⼀定位到该服务而不会发现到错误的服务上。 服务名在项目中可以通过“spring.application.name”来指定,如下图所示: 

4.保护阈值

健康保护阈值(ProtectThreshold):为了防止因过多实例故障,导致所有流量全部流入剩余实例,继而造成流量压力将剩余实例被压垮形成雪崩效应。应将健康保护阈值定义为⼀个 0 到 1 之间的浮点数。当域名健康实例数占总服务实例数的比例小于该值时,无论实例是否健康,都会将这个实例返回给客户端。这样做虽然损失了⼀部分流量,但是保证了集群中剩余健康实例能正常工作 简单来说,保护阈值是一个 0-1 的浮点值,保护阈值是允许集群中健康实例占比的最小值,如果实际健康实例的占比小于或等于设置的保护阈值时,就会触发阈值保护,如下图所示,设置保护阈值为 0.75:

停掉唯一的健康实例,集群的健康实例占比降成了 0%,小于设置的保护阈值 0.75(75%),此时就会触发阈值保护,

如下图所示: 

5.服务路由类型

服务路由类型的设置如下图所示: 

它是用来设置服务的路由策略的,默认值为 none。如果设置此值为 label(标签)模式,需要设置相应的标签表达式来匹配实例选择器(Selector),通过实例选择器可以完成自定义负载均衡策略,比如我们可以自定义实例选择器,实现就近访问的负载均衡策略,这样消费者在调用时,会优先调用离自己比较近的 IP 节点,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服务调用。

6.权重

权重(Weight):实例的级别配置。权重为浮点数,范围为 0-10000。权重越大,分配给该实例的流量越大。 它是针对服务实例进行设置的,

如下图所示: 

7.临时实例

在 Nacos 中服务实例有两种(类型):持久化实例和临时实例(也叫非持久化实例)。当控制台中“临时实例”为 true 时,表示此服务为临时实例,

如下图所示: 

7.1 临时实例 VS 持久化实例

临时实例和持久化实例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 临时实例在非健康状态下会被自动剔除,而持久化实例不会被自动剔除。
  • 临时实例的健康状况是 Nacos 客户端以固定频率(5s一次)上报给 Nacos 服务器端的,而持久化实例是 Nacos 服务器端主动探测的。

7.2 实例类型设置

在项目开发中,可以通过设置“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ephemeral”来指定服务的实例类型,默认为临时实例,也就是默认“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ephemeral=true”。如果要设置持久化实例,需要设置“spring.cloud.nacos.discovery.ephemeral”设置为 false,

如下图所示: 

7.3 注意事项

服务的实例类型一旦确定之后,整个生命周期内不允许被修改,如果试图修改实例类型会提示如下错误: 

总结

Nacos 中通过命名空间 + 分组名 + 服务名可以定位到一个唯一实例,通常推荐使用由运行环境作为命名空间、应用名作为分组,服务功能作为服务名的组合来定义服务。保护阈值是牺牲⼀部分流量,保证集群中剩余健康实例能正常工作的一种手段。服务路由类型和权重都是用来定义 Nacos 路由规则的,而临时实例和持久化实例是 Nacos 中的两种实例类型。

到此这篇关于Nacos框架与原理之Nacos的参数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Nacos的参数内容请搜索我们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Java SpringBoot Nacos

    目录 1.什么是Nacos 1.1与eureka对比 1.2与zookeeper对比 1.3与springcloud config 对比 2.Spring Cloud Alibaba 套件 3.Nacos 的架构和安装 3.1.Nacos 的架构 3.2.Nacos Server 的下载和安装 4.Nacos Server 的运行 4.1两种模式 4.2.standalone 模式 4.3.cluster 模式 4.输入以下命令即可启动服务: 总结 1.什么是Nacos Nacos 致力于帮助您

  • Java springboot 整合 Nacos的实例代码

    Nacos注册中心使用 1)工程添加依赖包 <!-- nacos注册中心依赖包 --> <dependency> <groupId>com.alibaba.cloud</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loud-starter-alibaba-nacos-discovery</artifactId> </dependency> <!-- 监控检查--> <dependency&g

  • Nacos框架与原理之Nacos的参数

    目录 1.命名空间 1.1 命名空间用法 1.2 注意事项 2.分组名 3.服务名 4.保护阈值 5.服务路由类型 6.权重 7.临时实例 7.1 临时实例 VS 持久化实例 7.2 实例类型设置 7.3 注意事项 总结 前言: Nacos 中的参数有很多,如:命名空间.分组名.服务名.保护阈值.服务路由类型.临时实例等,那这些参数都是什么意思?又该如何设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盘它. 1.命名空间 在 Nacos 中通过命名空间(Namespace)+ 分组(Group)+服务名(Name)可以定

  • Nacos框架服务注册实现流程

    目录 rpc远程调用 微服务服务治理 分布式注册中心 Nacos 介绍 安装 基本使用 rpc远程调用 可能存在的问题 超时的问题. 安全的问题. 服务与服务之间URL地址管理. 在我们的微服务架构通讯,服务之间依赖关系非常大,如果通过传统的方式管理我们服务的 url 地址的情况下,-一旦地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还需要人工修改rpc远程调用地址. 微服务服务治理 在RPC远程调用过程中,服务与服务之间依赖关系非常大,服务Url地址管理非常复杂,所以这时候需要对我们服务的url实现治理,通过服务治理

  • thinkphp5框架路由原理与用法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thinkphp5框架路由原理与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路由理解 概括的说:路由就是网络请求的url与thinkphp应用层的逻辑处理地址的对应关系. 通俗的说:路由就是把url的请求优雅的对应到你想要执行的操作方法. 路由其实就是把真实的url地址隐藏起来,使用访问地址来访问应用(网站或OA等). 通常这样定义:"访问地址"=>"真实地址",这代表了一种映射关系.就好比用"1"代表去肯德基吃饭,用"

  • Laravel 框架路由原理与路由访问实例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Laravel 框架路由原理与路由访问.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一.简单了解路由的概念 在网络成为吃住一样的基本需求的今天: 断开了网络就像断开了与世界的联系的感觉: 对于现实中的路由我们应该是不陌生的: 最起码了解 wifi 吧: 你家里只有一根网线: 网线上接着 wifi 路由器: 多部手机和电脑就可以通过 wifi 上网了: 路由器起到了一个分发的作用: 二.Laravel 中的路由 我们访问项目的时候: 请求首先到达 public/index.php 入口文件:

  • 公司一般使用的分布式RPC框架及其原理面试

    引言 以前在做一个规模不大的系统的时候,用的是单体架构,一台服务器部署上一个应用和数据库也就够了. 但是现代化互联网公司业务逐渐扩大,服务逐渐细分,很多服务之间需要通过远程分布式接口调用通讯,即不同的服务不是部署在同一个服务器上,比如订单服务在 A 服务上,付款服务在另一个服务上,有同步调用.也有异步调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远程调用不同的服务,使用的时候调用远程服务就像调用本地服务一样,引入一个 jar 包,就能通过 this.xxx( ) 一样调用远程服务,这背后的机制就是通过 RPC 技术.

  • 无UI 组件Headless框架逻辑原理用法示例详解

    目录 概述 精读 总结 概述 Headless 组件即无 UI 组件,框架仅提供逻辑,UI 交给业务实现.这样带来的好处是业务有极大的 UI 自定义空间,而对框架来说,只考虑逻辑可以让自己更轻松的覆盖更多场景,满足更多开发者不同的诉求. 我们以 headlessui-tabs 为例看看它的用法,并读一读 源码. headless tabs 最简单的用法如下: import { Tab } from "@headlessui/react"; function MyTabs() { ret

  • django框架model orM使用字典作为参数,保存数据的方法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django框架model orM使用字典作为参数,保存数据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假设有一个字典,里面已经有了所有相关信息,现在想利用这个字典作为参数,跟django model  结合,用很少的代码量保存数据,有什么简便方法,比如有如下定义的model: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lass MyModel(models.Model): title=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250) body= m

  • flask框架单元测试原理与用法实例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flask框架单元测试原理与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为什么要测试? Web程序开发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需求分析,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其中测试阶段通过人工或自动来运行测试某个系统的功能.目的是检验其是否满足需求,并得出特定的结果,以达到弄清楚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的最终目的. 测试的分类: 测试从软件开发过程可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在众多的测试中,与程序开发人员最密切的就是单元测试,因为单元测试是由开发人员进行的,而其他测试

  • Laravel框架队列原理与用法分析

    本文实例讲述了Laravel框架队列原理与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最近有朋友有朋友问laravel队列的实现原理和经验,刚好用过所以整理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laravel队列配置参见:http://d.laravel-china.org/docs/5.1/queues 原理分析 创建分发任务方法 class TestController extends Controller { //其他方法 //发送消息 public function SendMessage(Request $

  • Java ForkJoin框架的原理及用法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Java ForkJoin框架的原理及用法,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ForkJoin分析 一.ForkJoin ForkJoin是由JDK1.7后提供多线并发处理框架.ForkJoin的框架的基本思想是分而治之.什么是分而治之?分而治之就是将一个复杂的计算,按照设定的阈值进行分解成多个计算,然后将各个计算结果进行汇总.相应的ForkJoin将复杂的计算当做一个任务.而分解的多个计算则是当做一个子任务. 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