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 KeepAlive实现原理解析

目录
  • 思路
  • 代码解析
    • setup
    • render
    • onActivated 和 onDeactived调用

思路

首先我们知道 KeepAlive 是一个内置组件,那封装一个组件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它的核心逻辑在于它的 render 函数,它用 map 去记录要缓存的组件,就是 [key,vnode] 的形式。它的核心思想就是 LRU,当我们限制有 maxSize 的时候,超过 maxSize 时我们会删除最久没有使用的[key, vnode],可以看看leetcode146.LRU缓存;基本上你理清了 LRU 算法的思路,keepalive 的原理你也知道的差不多了。

代码解析

我只贴出来能帮助大家理解的核心代码,源码位于core/package/runtime-core/src/components/KeepAlive.ts

setup

const cache: Cache = new Map()
const keys: Keys = new Set()
// cache sub tree after render
let pendingCacheKey: CacheKey | null = null
const cacheSubtree = () => {
  // fix #1621, the pendingCacheKey could be 0
  if (pendingCacheKey != null) {
    cache.set(pendingCacheKey, getInnerChild(instance.subTree))
  }
}
// 组件挂载和更新的时候就会缓存最新的组件
onMounted(cacheSubtree)
onUpdated(cacheSubtree)

render

tips:这块逻辑就是 setup 的返回值

  const comp = vnode.type as ConcreteComponent
  const key = vnode.key == null ? comp : vnode.key
  pendingCacheKey = key
  const cachedVNode = cache.get(key)

  // tips: keys 仅仅是用于收集组件的 key 组件实际收集在cache中
  if (cachedVNode) { // 节点存在缓存中
    // copy over mounted state(复制过去的状态)
    vnode.el = cachedVNode.el
    vnode.component = cachedVNode.component

    // 将节点放到队尾
    keys.delete(key)
    keys.add(key)
  } else { // 不存在
    keys.add(key) // 加入缓存队列
    // prune oldest entry
    // 超过最大值了,将最久没有使用的组件删除,也就是队头组件
    if (max && keys.size > parseInt(max as string, 10)) {
      pruneCacheEntry(keys.values().next().value)
    }
  }

onActivated 和 onDeactived调用

tips:这两块逻辑是在 diff 中,看不懂没关系,只要注意一个点就是被缓存的组件节点有一个标识 ShapeFlags.COMPONENT_SHOULD_KEEP_ALIVE,我们在挂载组件的时候和卸载组件的时候判断一下是否有这个标识,有就去调用 onActiveated 或 onDeactived;源码位于:core/package/runtime-core/src/renderer

if (shapeFlag & ShapeFlags.COMPONENT_SHOULD_KEEP_ALIVE) {
  ;(parentComponent!.ctx as KeepAliveContext).deactivate(vnode)
  return
}

if (
  initialVNode.shapeFlag & ShapeFlags.COMPONENT_SHOULD_KEEP_ALIVE ||
  (parent &&
    isAsyncWrapper(parent.vnode) &&
    parent.vnode.shapeFlag & ShapeFlags.COMPONENT_SHOULD_KEEP_ALIVE)
) {
  instance.a && queuePostRenderEffect(instance.a, parentSuspense)
  if (
    __COMPAT__ &&
    isCompatEnabled(DeprecationTypes.INSTANCE_EVENT_HOOKS, instance)
  ) {
    queuePostRenderEffect(
      () => instance.emit('hook:activated'),
      parentSuspense
    )
  }
}

到此这篇关于Vue3 KeepAlive实现原理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Vue3 KeepAlive原理内容请搜索我们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vue3中使用router4 keepalive的问题

    目录 vue3使用router4 keepalive问题 使用keepalive的坑 需求 解决 vue3使用router4 keepalive问题 项目从vue2升级到vue3,路由也紧跟着升级到了4,然后在使用keep-alive的时候一直不生效,就去查文档 vue2.x与vue3.0的App.vue配置有差异,在App.vue配置信息如下: vue2.x中,router-view可整个放入keepalive中,如下: <template>     <!-- vue2.x配置 --&

  • vue3 keepalive源码解析解决线上问题

    目录 引言 1.keepalive功能 2.keepalive使用场景 3.在项目中的使用过程 4.vue3 keepalive源码调试 5.vue3 keealive源码粗浅分析 6.总结 引言 1.通过本文可以了解到vue3 keepalive功能 2.通过本文可以了解到vue3 keepalive使用场景 3.通过本文可以学习到vue3 keepalive真实的使用过程 4.通过本文可以学习vue3 keepalive源码调试 5.通过本文可以学习到vue3 keepalive源码的精简分

  • Vue3-KeepAlive,多个页面使用keepalive方式

    目录 Vue3-KeepAlive,多个页面使用keepalive Vue3的生命周期 在VueApp中配合vue-router使用keepalive Vue2和Vue3的keep-alive用法 vue2 keep-alive vue3中 keep-alive Vue3-KeepAlive,多个页面使用keepalive Vue3的生命周期 未添加keepAlive的生命周期 beforeCreate=>created=>beforeMount=>mounted=>beforeU

  • Vue3 KeepAlive实现原理解析

    目录 思路 代码解析 setup render onActivated 和 onDeactived调用 思路 首先我们知道 KeepAlive 是一个内置组件,那封装一个组件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它的核心逻辑在于它的 render 函数,它用 map 去记录要缓存的组件,就是 [key,vnode] 的形式.它的核心思想就是 LRU,当我们限制有 maxSize 的时候,超过 maxSize 时我们会删除最久没有使用的[key, vnode],可以看看leetcode146.LRU缓

  • vue3 reactive响应式依赖收集派发更新原理解析

    目录 proxy 依赖收集 currentEffect 派发更新 总结 proxy vue3的响应式实现依旧是依赖收集与派发更新,本节乃至后面涉及的代码都是经过简化,文章目的是讲解原理,直接贴源码会很枯燥 vue3已经从Object.property更换成Proxy,Proxy相比于前者可以直接监听对象数组,对于深层次的对象和数组,会把触发对应getter,然后去递归进行依赖收集,并不是直接像vue2暴力那样递归,总体而言性能更好 对reactive传进来的对象进行Proxy进行劫持在内部进行依

  • 详解Vue3的响应式原理解析

    目录 Vue2响应式原理回顾 Vue3响应式原理剖析 嵌套对象响应式 避免重复代理 总结 Vue2响应式原理回顾 // 1.对象响应化:遍历每个key,定义getter.setter // 2.数组响应化:覆盖数组原型方法,额外增加通知逻辑 const originalProto = Array.prototype const arrayProto = Object.create(originalProto) ;['push', 'pop', 'shift', 'unshift', 'splic

  • 深入了解Vue3模板编译原理

    目录 Parse Transform cacheHandlers hoistStatic prefixIdentifiers PatchFlags hoists type 变化 Codegen 代码生成模式 静态节点 帮助函数 helpers helpers 是怎么使用的呢? 如何生成代码? Vue 的编译模块包含 4 个目录: compiler-core compiler-dom // 浏览器 compiler-sfc // 单文件组件 compiler-ssr // 服务端渲染 其中 com

  • 阿里面试Nacos配置中心交互模型是push还是pull原理解析

    目录 引言 配置中心 长轮询 Nacos初识 几个概念 客户端源码分析 结束语 引言 对于Nacos大家应该都不太陌生,出身阿里名声在外,能做动态服务发现.配置管理,非常好用的一个工具.然而这样的技术用的人越多面试被问的概率也就越大,如果只停留在使用层面,那面试可能要吃大亏. 比如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Nacos在做配置中心的时候,配置数据的交互模式是服务端推过来还是客户端主动拉的? 这里我先抛出答案:客户端主动拉的! 接下来咱们扒一扒Nacos的源码,来看看它具体是如何实现的? 配置中心 聊N

  • 某些场景下建议vue query代替pinia原理解析

    目录 前言 使用区别 pinia vue-query 总结 趋势 前言 在 vue3 中,状态管理都是用的 pinia 来处理和存储从服务端获取的数据.使用 react 的同学应该对 swr.react-query.ahooks 的 useRequest(前两者的模仿)并不陌生,这些是专门用来处理数据请求的, 能够帮助你处理得到的数据.loading.error,还有缓存数据的功能等等.不止有 react-query.vue-query, 还有 svelte-query 和 solid-quer

  • Java 并发编程:volatile的使用及其原理解析

    Java并发编程系列[未完]: •Java 并发编程:核心理论 •Java并发编程:Synchronized及其实现原理 •Java并发编程:Synchronized底层优化(轻量级锁.偏向锁) •Java 并发编程:线程间的协作(wait/notify/sleep/yield/join) •Java 并发编程:volatile的使用及其原理 一.volatile的作用 在<Java并发编程:核心理论>一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可见性.有序性及原子性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Synchroniz

  • Java 8 动态类型语言Lambda表达式实现原理解析

    Java 8支持动态语言,看到了很酷的Lambda表达式,对一直以静态类型语言自居的Java,让人看到了Java虚拟机可以支持动态语言的目标. import java.util.function.Consumer; public class Lambd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umer<String> c = s -> System.out.println(s); c.accept("hello lambd

  • asp防止上传图片木马原理解析

    首先判断文件大小: if file.filesize<10 then Response.Write("<script>alert('您没有选择上传文件')</script>") Response.Write("<script>history.go(-1)</script>") Response.End() end if 将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后,判断用户文件中的危险操作字符: set MyFile = server.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