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二叉树中LCA问题解决方法两则

目录
  • 寻找公共祖先
    • 方法一-普通解法
    • 方法二-子问题

寻找公共祖先

给定一个二叉树, 找到该树中两个指定节点的最近公共祖先。

百度百科中最近公共祖先的定义为:“对于有根树 T 的两个节点 p、q,最近公共祖先表示为一个节点 x,满足 x 是 p、q 的祖先且 x 的深度尽可能大(一个节点也可以是它自己的祖先)。”

方法一-普通解法

思路:可以看作链表求交点的问题

首先需要找到到达两个节点的路径并用栈保存下来,然后让他们在同一起点,即路径长的先释放掉两个路径长的差值,然后两个栈依次弹出栈顶元素,若相同,则是这两个节点的公共祖先 。比较难的是怎样找到到达节点的路径,定义一个栈,从根节点开始遍历,栈先存储根节点,然后判断是否等于要找的节点,不等于则继遍历根节点的左右子树,左右子树又是新的根节点,如果左右子树不为要找的节点,则遍历他们的子树,还是找不到,则出栈,即这个节点不在要找的节点的路径里

代码

/**
 * Definition for a binary tree node.
 * public class TreeNode {
 *     int val;
 *     TreeNode left;
 *     TreeNode right;
 *     TreeNode(int x) { val = x; }
 * }
 */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reeNode lowestCommonAncestor(TreeNode root, TreeNode p, TreeNode q) {
        if(root == null || p == null || q== null){
            return null;
        }
        Stack<TreeNode> stack1 = new Stack<>();
        getPath(root,p,stack1);
        Stack<TreeNode> stack2 = new Stack<>();
        getPath(root,q,stack2);
        int size1 = stack1.size();
        int size2 = stack2.size();
        int size = 0;
        if(size1 > size2){
             size = size1 - size2;
             while(size>0){
                 stack1.pop();
                 size--;
             }
        }
        else{
            size = size2 - size1;
            while(size>0){
                stack2.pop();
                size--;
            }
        }
        //起点已经相同
        while(stack1.peek() != stack2.peek()){
            stack2.pop();
            stack1.pop();
        }
        return stack1.peek();
    }
    public boolean getPath(TreeNode root,TreeNode node,Stack<TreeNode> stack){
        if(root == null || node == null){
            return false;
        }
        stack.push(root);
        if(root == node){
            return true;
        }
        boolean flag1 = getPath(root.left,node,stack);
        if(flag1 == true){
            return true;
        }
        boolean flag2 = getPath(root.right,node,stack);
        if(flag2 == true){
            return true;
        }
        stack.pop();
        return false;
    }
}

方法二-子问题

pq的分布为以上三种情况,pq为root时,就是公共祖先,若不是这种情况,则递归调用寻找root的左右子树节点是否有p或q。pq分布在root左右两侧时,root就是公共祖先,pq分布在单侧时,先找到的即为两个节点的公共祖先。子问题体现在寻找pq时,每个子树都会调用函数

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reeNode lowestCommonAncestor(TreeNode root, TreeNode p, TreeNode q) {
       if(root == null ){
           return null;
       }
       if(root == p || root == q){
           return root;
       }
       TreeNode leftT = lowestCommonAncestor(root.left,p,q);
       TreeNode rightT = lowestCommonAncestor(root.right,p,q);
       if(leftT != null && rightT != null){
           return root;
       }
       else if(leftT != null){
           return leftT;
       }
       else if(rightT != null){
           return rightT;
       }
       else{
           return null;
       }
    }
}

到此这篇关于Java二叉树中LCA问题解决方法两则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Java二叉树中LCA问题内容请搜索我们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我们!

(0)

相关推荐

  • Java数据结构之线索化二叉树的实现

    目录 1.线索化二叉树的介绍 2.线索化二叉树的基本特点 3.线索化二叉树的应用案例 4.前序线索化二叉树.遍历 5.后序线索化二叉树 1.线索化二叉树的介绍 将数列 {1, 3, 6, 8, 10, 14 } 构建成一颗二叉树. 问题分析: 1.当我们对上面的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时,数列为 {8, 3, 10, 1, 6, 14 } 2.但是 6, 8, 10, 14 这几个节点的 左右指针,并没有完全的利用上. 3.如果我们希望充分的利用 各个节点的左右指针, 让各个节点可以指向自己的前后节点

  • Java深入分析了解平衡二叉树

    目录 AVL树的引入 基本概念 基础设计 RR(左旋) LL(右旋) LR(先左旋再右旋) RL(先右旋再左旋) 添加节点 删除节点 AVL树的引入 搜索二叉树有着极高的搜索效率,但是搜索二叉树会出现以下极端情况: 这样的二叉树搜索效率甚至比链表还低.在搜索二叉树基础上出现的平衡二叉树(AVL树)就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当平衡二叉树(AVL树)的某个节点左右子树高度差的绝对值大于1时,就会通过旋转操作减小它们的高度差. 基本概念 AVL树本质上还是一棵二叉搜索树,它的特点是: 本身首先是一棵二叉搜索

  • Java利用完全二叉树创建大根堆和小根堆

    目录 大根堆 小根堆 大根堆 大根堆:每个结点的值不大于他的父亲结点的值 分析如下: 假设对{ 27,15,19,18,28,34,65,49,25,37 }这样一个集合的数据创建成堆: 代码如下: //建立大根堆 public class TestHeap{ public int[] array; public int usedSize;//当前有效数组长度 public TestHeap(){ this.array = new int[10]; this.usedSize = 0; } //

  • Java实现二叉树的基本操作详解

    目录 1. 二叉树结点的构成 2. 二叉树的遍历 2.1 前序遍历 2.2 中序遍历 2.3 后序遍历 3. 获取整棵二叉树的节点个数 4. 获取二叉树叶子节点的个数 5. 获取第K层节点的个数 6. 获取二叉树的高度(深度) 7. 在二叉树中寻找目标值 8. 判断二叉树是不是完全二叉树 9. 层序遍历 1. 二叉树结点的构成 这里采用的是孩子表示法, 所以节点类(使用的是静态内部类)中除了数值域外要有两个引用来表示节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 static class TreeNode { publ

  • Java开发深入分析讲解二叉树的递归和非递归遍历方法

    目录 前言 1.递归遍历 2.非迭代遍历 3.二叉树的统一迭代法 前言 二叉树的遍历方法分为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续遍历,层序遍历. 1.递归遍历 对于递归,就不得不说递归三要素:以前序遍历为例 递归入参参数和返回值 因为要打印出前序遍历节点的数值,所以参数里需要传入List在放节点的数值,除了这一点就不需要在处理什么数据了也不需要有返回值,所以递归函数返回类型就是void,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preorder(TreeNode root, List<Integer> resu

  • Java 图文并茂讲解两种找二叉树的最近公共祖先的方法

    目录 思路一:先假设这棵树是二叉搜索树 思路二:假设该树是用孩子双亲表示法 思路一:先假设这棵树是二叉搜索树 首先我们补充说明一下什么是二叉搜索树: 在二叉搜索树中,对于每一个节点来说,他的左子树中的值都比他小,右子树的中的值都比他大.所以二叉搜索树的中序遍历是一组有序的数据. 对于上述这棵树,假设要求 p q 的最近公共祖先. 那么它有以下情况: 对于普通的二叉树来说,也无非就这几种情况:pq都在左,pq都在右,pq一左一右,pq有一个是根节点. 所以分别递归的去左子树和右子树中找 p q 节

  • Java超详细讲解排序二叉树

    目录 排序二叉树概念 排序二叉树类的定义 添加节点 中序遍历 查找节点 查找某一节点的父节点 删除节点 排序二叉树概念 二叉排序树(Binary Sort Tree),又称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亦称二叉搜索树.是数据结构中的一类. 对于二叉排序树的任何一个非叶子节点, 要求左子节点的值比当前节点的值小,右子节点的值比当前节点的值大. 对二叉排序树进行中序遍历,结果就是按从小到大排序的. 排序二叉树类的定义 public class binarySortTree {

  • Java二叉树查询原理深入分析讲解

    目录 二叉查询树 结点实现原理 插入实现原理 遍历实现原理 删除实现原理 结点插入与遍历案例 二叉查询树 概述 二叉树(Binary tree)是树形结构的一个重要类型.许多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数据结构往往是二叉树形式,即使是一般的树也能简单地转换为二叉树,而且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及其算法都较为简单,因此二叉树显得特别重要.二叉树特点是每个节点最多只能有两棵子树,且有左右之分 特点 树同时具有数组查询的效率.链表增删.改的性能 右子树的结点比左子树的节点大 查找法 搜索的数字如果比节点大则往右搜索,搜

  • Java二叉搜索树基础原理与实现方法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二叉搜索树基础原理与实现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前言:本文通过先通过了解一些二叉树基础知识,然后在转向学习二分搜索树. 1 树 1.1 树的定义 树(Tree)是n(n>=0)个节点的有限集.n=0时称为空树.在任意一颗非空树中: (1)有且仅有一个特定的称为根(Root)的节点: (2)当n>1时,其余节点可分为m(m>0)个互不相交的有限集T1.T2........Tn,其中每一个集合本身又是一棵树,并且称为根的子树. 此外,树的定义还需要强调以

  • Java二叉搜索树遍历操作详解【前序、中序、后序、层次、广度优先遍历】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二叉搜索树遍历操作.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前言:在上一节Java二叉搜索树基础中,我们对树及其相关知识做了了解,对二叉搜索树做了基本的实现,下面我们继续完善我们的二叉搜索树. 对于二叉树,有深度遍历和广度遍历,深度遍历有前序.中序以及后序三种遍历方法,广度遍历即我们寻常所说的层次遍历,如图: 因为树的定义本身就是递归定义,所以对于前序.中序以及后序这三种遍历我们使用递归的方法实现,而对于广度优先遍历需要选择其他数据结构实现,本例中我们使用队列来实现广度优先遍历.

  • java 多线程饥饿现象的问题解决方法

    java 多线程饥饿现象的问题解决方法 当有线程正在读的时候,不允许写 线程写,但是允许其他的读线程进行读.有写线程正在写的时候,其他的线程不应该读写.为了防止写线程出现饥饿现象,当线程正在读,如果写线程请求写,那么应该禁止再来的读线程进行读. 实现代码如下: File.Java package readerWriter; public class File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File(String name) { this.name=name; } }

  • Python实现二叉搜索树BST的方法示例

    二叉排序树(BST)又称二叉查找树.二叉搜索树 二叉排序树(Binary Sort Tree)又称二叉查找树.它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 1.若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小于根结点的值: 2.若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大于根节点的值: 3.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排序树. 求树深度 按序输出节点值(使用中序遍历) 查询二叉搜索树中一个具有给点关键字的结点,返回该节点的位置.时间复杂度是O(h),h是树的高度. 递归/迭代求最大关键字元素 递归/迭代求最小关

  • java二维码生成的方法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java二维码的实现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这次用到的jar包是zxing,没有用到core的jar包 先导入zxing.jar包 生成二维码 package cn.huse.erweima;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com.google.zxing.BarcodeFormat; import com.google.zxing.EncodeHintType; import com.go

  • Java Jedis NOAUTH Authentication required问题解决方法

    问题 之前项目能够正常运行,因为默认选择db0,后来新的需求来了,不是默认db0,而是给参数选择db. 修改后代码如下,却报错NOAUTH Authentication required. 2解决方法 该问题一般来说是密码错误,或者redis机器的防火墙没关灯问题. 我检查了密码防火墙等都没有问题. 后来通过debug终于发现问题,修改代码如下: 在选择几号db的时候,就需要连接redis,而此时我将选择库号代码放在了配置密码代码之前,导致报密码出错的问题. 总结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其实静下心

  • Java删除二叉搜索树最大元素和最小元素的方法详解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删除二叉搜索树最大元素和最小元素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在前面一篇<Java二叉搜索树遍历操作>中完成了树的遍历,这一节中将对如何从二叉搜索树中删除最大元素和最小元素做介绍: 我们要想删除二分搜索树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就需要先找到二分搜索树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其实也还是很容易的,因为根据二叉搜索树的特点,它的左子树一定比当前节点要小,所以二叉搜索树的最小值一定是左子树一直往下走,一直走到底.同样在二叉搜索树中,右子树节点值,一定比当前节点要大,所以右子树一直

  • Java深入了解数据结构之二叉搜索树增 插 删 创详解

    目录 ①概念 ②操作-查找 ③操作-插入 ④操作-删除 1. cur.left == null 2. cur.right == null 3. cur.left != null && cur.right != null ⑤性能分析 ⑥完整代码 ①概念 二叉搜索树又称二叉排序树,它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具有以下性质的二叉树: 若它的左子树不为空,则左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都小于根节点的值 若它的右子树不为空,则右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都大于根节点的值 它的左右子树也分别为二叉搜索树 ②操作-查找

  • 在Java中实现二叉搜索树的全过程记录

    目录 二叉搜索树 有序符号表的 API 实现二叉搜索树 二叉搜索树类 查找 插入 最小/大的键 小于等于 key 的最大键/大于等于 key 的最小键 根据排名获得键 根据键获取排名 删除 总结 二叉搜索树 二叉搜索树结合了无序链表插入便捷和有序数组二分查找快速的特点,较为高效地实现了有序符号表.下图显示了二叉搜索树的结构特点(图片来自<算法第四版>): 可以看到每个父节点下都可以连着两个子节点,键写在节点上,其中左边的子节点的键小于父节点的键,右节点的键大于父节点的键.每个父节点及其后代节点

  • 利用java实现二叉搜索树

    二叉搜索树的定义 它是一颗二叉树 任一节点的左子树上的所有节点的值一定小于该节点的值 任一节点的右子树上的所有节点的值一定大于该节点的值 特点: 二叉搜索树的中序遍历结果是有序的(升序)! 实现一颗二叉搜索树 实现二叉搜索树,将实现插入,删除,查找三个方面 二叉搜索树的节点是不可以进行修改的,如果修改,则可能会导致搜索树的错误 二叉搜索树的定义类 二叉搜索树的节点类 -- class Node 二叉搜索树的属性:要找到一颗二叉搜索树只需要知道这颗树的根节点. public class BST {

随机推荐